系列賽G4,森林狼116-113逆轉湖人,末節打出32-19的攻勢完成翻盤。
歷史上1-3落后的球隊翻盤概率僅4.6%,雖然湖人還未真正回家,但意味著什么,大伙心知肚明了。
不要去想翻盤的事,先爭取G5先捍衛主場吧,要是1-4,那真是內褲都輸沒了。
連續兩場打到最后時刻卻輸球,我知道很多湖蜜都受不了。
但是,這就是體育,這就是籃球。
競技體育永遠是強者勝。
必須虛心承認,森林狼人家贏得實至名歸。
討論什么裁判問題,沒有任何意義,狼隊末節那些球,不是裁判幫他投進去的。
湖人的投籃不中、關鍵犯規送2+1、邊線球失誤...這都是自己作死的。
輸,就老老實實認。
G4,看上去湖人打光了最后一顆子彈。
1-3和2-2,完全是不同的局面,如果今兒能拿下,追回回到洛杉磯,毫無疑問球隊就戰績優勢了。
但是,贏了一晚上,天亮輸了。
輸在哪?
最主要的原因,核心球員的體能。
三節結束時湖人94-84領先10分,天王山看著就要來了。
要明白,這是湖人用極致拼出來的小優勢。
詹姆斯、東契奇、里夫斯、八村塁、芬尼-史密斯這五人組,打滿下半場24分鐘。
這陣容確實有效果,第三節單節36-23贏了森林狼13分。
但是,大哥們末節沒電了。
96-97賽季,聯盟有Play-by-play以來,頭一回有球隊主教練敢這么干。
("Play-by-play"在NBA中指的是對比賽每一步的詳細描述,類似于比賽的實時解說。這種描述包括比賽中的每一個動作,如投籃、籃板、傳球、犯規等。)
連遠在紐約的錫伯杜,看到雷迪克這波操作,都得喊聲師傅。
JJ的用人,一定會在賽后遭到批斗。
但如果湖人咬下來了,這又會是另一套說辭。
帝哥的表達屬于馬后炮,大伙的評價也是如此,籃球比賽,就是唯結果論。
不過,我想說的是,NBA球員里,有可以下半場不歇的,他可能是今兒23中12,其中三分10中5,罰球17中14,轟下43分9板6助的狼王愛德華茲;也可能是希臘的那頭怪獸,或紐約的大頭。
可以是30歲的詹姆斯,但不會是如今40歲的老頭,不會是剛剛從傷病中恢復的東契奇。
詹姆斯,末節0分。
森林狼第四節里德和迪溫琴佐休息過回來都是生力軍,活力滿滿,直接反超比分,湖人后面明顯都打不動了。
這都是事實。
為什么雷迪克要那么極致?
一是戰局不允許輸。
二是優勢的建立確實是小陣容帶來的。
但是,太極致了,太極端,就容易把自己搞死了。
球隊領先6-10分的時候,作為主教練,你敢不敢讓核心球員下去休息2分鐘,喝口水充個電?敢不敢調下東契奇?
你敢不敢讓克內克特,上去打5分鐘試試?
雷迪克,作為菜鳥主教練他不敢。
昨兒那條推送,還有朋友和我杠說,只是庫里成就了科爾,我就想笑了...
庫里能有這個呈現,離不開科爾的調配吧?勇士昨兒不也到了緊急時刻么?科爾第四節照樣讓庫里休息。
季后賽,強度局,今兒湖人下半場沒有輪轉,這不是開玩笑么...
回到湖狼這場,別忘了,由于里夫斯上半場拉閘,湖人為了穩住局勢,就已經過度透支那兩位了。
別看小里下半場回勇(沒投進絕平球),但他在這輪系列賽的整體表現,是配不上大伙對他的期待的...
最后,才是陣容結構的問題。
16支季后賽球隊,也許只有湖人是沒有中鋒的,海斯是可以放棄了的。
沒有中鋒的球隊,遇上森林狼這種大體型、對抗好,能拼搶,各種給你上身體,湖人在體能消耗、籃板球保護上都遇到了困難...
沒有大中鋒,和東契奇擋拆后,也沒有了下順的攻筐威脅。(萊夫利或者加福德這樣的)
小陣容雖然也挺好,但你不可把它當成48分鐘的武器。
小陣容,要求準度,要求活力,更要求體能。
勇士當年能玩死亡五小,人家是什么投籃能力,人家的替補席同樣有人可用...
沒有內線,是湖人1-3落后,在陣容結構上的問題??瓷先蓤龆加袡C會,都差一點點,但實際上差不少的。
馬后炮:馬威那筆交易如果能做成,可能會不一樣。
但是,沒有如果。
休賽期,再說吧。
慘遭逆轉!打光子彈后,湖人“死了”!
NBA|森林狼116-113力克湖人,大比分3-1奪取賽點!東詹合計空砍65分
潘江遭晴天霹靂!山西4人負傷,1人呼吸性堿中毒,1人恐遭重罰
帶傷砍15+10,7成功力打爆劉傳興+法耶!球迷:比外援作用還大
裁判幫忙難救湖人?詹姆斯準三雙也要背頭鍋,失誤+罰球數成焦點
NBA|東詹合砍65分湖人輸球陷絕境
43+9+6!華子你是人嗎?46+46!雷迪克你是人嗎?
潘江遭晴天霹靂!山西主力4人負傷1人恐遭重罰,裁判吹罰引爭議
把188cm的球員當成防守大閘去用,湖人的安排真是有些莫名其妙?
激烈!4次沖突,1人兩次揮拳,2人被驅逐出場 名記:處罰跑不了
湖人1比3森林狼命懸一線 如果當初馬威交易沒取消呢?
遼籃能否打翻身仗?首鋼給打了個樣,外援合格,本土球員必須站出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