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山東男籃的訓練館里,33歲的陶漢林重復著枯燥的折返跑。這位為球隊征戰16載的“小鯊魚”,本賽季場均出場時間暴跌至15分鐘,單場0分成為常態。當數據欄里的兩雙記錄漸漸模糊,球迷們不禁質問:擁有場均15+8實力的內線支柱,為何在巔峰末年遭遇“戰術流放”?錯用陶漢林的背后,是誰在扼殺這支球隊的靈魂?
一、數據不會說謊:他仍是山東最可靠的內線
翻開技術統計,陶漢林的價值一目了然:
1、效率值:上賽季每36分鐘貢獻18.7分10.2籃板,命中率60.3%,防守籃板率位列聯盟內線前10;
2、戰術作用:近五年場均擋拆助攻3.2次,為外線創造大量空位機會,是山東“內外聯動”的核心樞紐;
3、精神屬性:近三個賽季全勤出戰,輕傷不下火線,更衣室里唯一能喊住外籍球員的“山東話擔當”。
這樣的數據表現,放在任何一支季后賽球隊都足以勝任首發。但在邱彪的戰術板上,他卻成了“拖空間”“防擋拆慢”的代名詞,甚至被孫桐林(場均1.8分)、郭凱等邊緣球員擠壓出場時間。
二、錯用的根源:管理層的短視與教練組的偏見
陶漢林的困境,折射出山東高速男籃的三重矛盾:
1.管理層的“即戰力依賴癥”
為沖擊季后賽,管理層放走賈誠、焦海龍以及吉倫沃特,而斥資8000萬引進克里斯、孫桐林、郭凱外援以及“深圳幫”、“新疆幫”,卻將青訓功勛視為“薪資負累”。這種“買現成不養嫡系”的策略,導致球隊戰術圍繞外援和新援重建,陶漢林的“慢節奏”打法被貼上“過時”標簽。但現實是,引進球員中無人能與吉倫沃特的水準相比,吉倫沃特在廣東隊的數據表現足以證明一切,其余的內援數據更是低的可憐。
2.邱彪的“派系化用人”
從深圳、新疆到山東,邱彪延續著“重用舊部”的習慣:孫桐林作為其在深圳時期的替補中鋒,場均僅6分鐘出場卻穩坐更衣室“關系戶”席位;而陶漢林因非“邱系球員”,即便主動減重20斤適應快攻體系,仍被批評“戰術執行不達標”。這種職場化的用人邏輯,讓實力淪為派系斗爭的犧牲品。
3.團隊籃球的偽命題
高詩巖在直播中質疑陶漢林“戰術不熟”,卻忽視自己作為主控手的喂球責任。數據顯示,本賽季陶漢林場均接球次數從8.7次驟降至4.3次,低位單打機會減少62%——當隊友不愿為其做掩護,當教練不設計內線戰術,再強的“好漢”也難敵“四個幫”的缺位。
三、雙贏之路:激活老將需要勇氣與智慧
陶漢林的油箱里仍有充足燃料,關鍵在于教練組能否放下偏見:
1、定制戰術體系:參考青島隊對楊瀚森的使用,為陶漢林設計“低位策應+擋拆順下”戰術,利用其傳球視野和終結能力激活全隊;
2、合理分配時間:避開與外援“搶球權”時段,讓其帶領第二陣容主打“慢速陣地戰”,成為銜接段的攻堅核心;
3、重塑更衣室地位:管理層應公開肯定其功勛,賦予“精神領袖”角色,讓年輕球員學會尊重傳承。
小編結語:別讓忠誠成為悲劇的注腳
當陶漢林在球員通道接過球迷遞來的“12號球衣”,眼眶泛紅的瞬間讓人心碎。職業籃球固然殘酷,但一支球隊若連功勛老將的價值都無法認清,談何長遠發展?
錯用陶漢林的責任,不該由球員獨自承擔。管理層的急功近利、教練組的固執偏見、隊友間的配合失位,共同釀造了這場“英雄遲暮”的悲劇。但愿山東高速能及時醒悟:在追求成績的路上,別讓真正的“頂梁柱”寒了心——因為有些東西,比勝負更重要。
互動話題:你認為CBA該如何對待功勛老將?是“數據優先”還是“人情留痕”?來評論區聊聊你的看法。#陶漢林##山東高速男籃大討論#
(此文為《山東高速男籃大討論》的15評)
山東男籃真大腿為何淪為替補?老將使用引發爭議!
快船主場備戰G3!哈登小卡輕松上陣,力爭新球館季后賽開門紅
1-1!船記:明天快船全員健康 皆可以出戰對陣掘金的G3
快船后場大將:兩大核心對我非常信任,他們都相信我所付出的努力
面對不會笑的機器人,掘金怎么辦?
小波特關節扭傷G3出戰成疑,G2他15分15籃板,掘金該如何調整?
小卡近66季后賽場均29.1分8.4板4.4助&真實命中率63.6% 歷史第2人
湖人后場大將:森林狼在G1中欺負了我們,我們在G2中關鍵強硬了
皮爾斯盛贊倫納德:像當年的我,他打出了最純粹的籃球
1-1移師洛杉磯!ESPN預測船掘G3勝率:快船59%被看好 掘金41%
湖人后場大將:我會以正確的方式打球,只要找到機會我就會出手
9投1中還耍陰招?前湖人冠軍后衛今非昔比,東部新貴引援失敗